1、病史:重点询问家族史、月经史、妊娠、流产及分娩史,对生育年龄有继发性、进展性的痛经、不孕、性交痛、月经紊乱等症状者,须重点询问痛经出现的时间、程度、发展及持续时间等。
2、妇科检查:子宫后倾固定,宫散韧带和(或)子宫直肠凹处可触及痛性结带子宫一侧或双侧可触及囊性肿块,与周围有粘连。阴道直肠隔间可触及有痛性孤立结节,病灶向阴道后穹窿穿透时在后穹窿可见到紫蓝色结节,月经期可有出血。
其他部位的异位病灶如脐、腹壁瘢痕、会阴侧切等处在经期可有肿大的结节。约25%的病例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,病灶的大小与痛经的程度常不成正相关,临床上单纯依赖典型症状和体征来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,可有43%(26.2%-71.1%)的漏诊率,因此,在临床诊断不能确诊时,应进一步作其他辅助诊断。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确诊有赖于剖腹或腹腔镜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