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孕方法多种多样,宫内节育器也是其中一种,宫内节育器放置一次 ,避孕多年,具有放心、简便、经济、可逆等优点,现在我国大多都是采用的都是活性宫内节育器。目前全世界约有8000万妇女使用宫内节育器,其中7000万为中国妇女,我国宫内节育器的使用者约占采取避孕措施育龄夫妇的40%。
(一)不宜使用的情况
1.妊娠者;
2.生殖器官的炎症(包括已知的盆腔结核)、产褥感染、感染性流产;
3.性传播疾病、艾滋病及其病毒感染者;
4.生殖器官的肿瘤,如滋养叶细胞疾病、宫颈癌、乳腺癌(含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)、子宫内膜癌;
5.不明原因的阴道出血;
6.严重的全身性疾病,如严重贫血、肝炎的活动期、肝硬化失代偿期、肝脏肿瘤、缺血性心脏病(含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的放置;
7.宫腔形状异常,影响宫内节育器的放置。
8.子宫腔过大或过小,如子宫腔深度大于9CM或小于5.5CM(除人工流产外)暂不宜放置宫内节育器,放置后易出现脱落、嵌顿,或出现严重副反应;
9.产后48小时至4周内放置,易造成子宫穿孔。
(二)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时间
1.月经净后3-7天放置宫内节育器,为常规和佳的放置时间;
2.无保护性交后小时120内放置,可作为紧急避孕和常规的避孕方法;
3.产后即时放器或产后42天、剖宫产术时或术后半年、哺乳期闭经者排除妊娠后放器;
4.早孕人流、钳刮、中孕引产术时及自然流产转经后可同时放置宫内节育器。
(四)术前准备
1.详细询问病史,选择合适受试对象放置的宫内节育器;
2.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妇科检查;
3.准备放置术所需的器具。
4.宫内节育器副反应的预防
5.严格掌握放置节育器的适应证。
6.放置节育器前,应根据宫腔的大小形态,选择适当型号的宫内节育器,以减轻副反应的发生。
7.注意无菌操作和正确放置不同类型的宫内节育器的方法,必要时扩张宫颈,以减少宫颈管和内膜的损伤。
8.掌握子宫的位置并准确探测宫腔深度,使宫内节育器展平并放置在子宫底的正中部位。